躺平迎來的必定是淘汰
近幾天“雪鐵龍C6直降9萬”的消息一直占據各大媒體頭條,原本售價將近22萬的B+級轎車現在只要12萬多,這一舉動引發(fā)了消費者的搶購熱潮,坊間流傳“22萬的C6老氣橫秋,12萬的C6成熟穩(wěn)重”,只要價格到位,缺點也能變成優(yōu)點。不僅僅是雪鐵龍,本田、標致、日產等等售價都在降,燃油車市場將迎來大變革。
燃油車大降價除了東風集團自身原因外,最主要的原因還有:2023年7月1日起我國將實行國6b排放政策,屆時國6車型將無法銷售,各大廠商瘋狂清庫存;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沖擊。
近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攀升,各個品牌如同雨后春筍,爭先恐后,飛速發(fā)展。究其原因,是2012年國務院發(fā)布了《節(jié)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規(guī)劃》,將這個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升格到了國家高度。但由于扶持新興產業(yè)缺乏經驗,讓部分廠商鉆了政策的空子,比如騙補貼,隨便找個現成的車型,把油箱換成電池,搖身一變就成了新能源汽車,賣出去能拿到好幾萬的補貼,甚至根本不用賣,隨便找個員工把購車合同一簽,國家的補貼就到賬了,但車還在倉庫里放著,過幾天就把座椅、電池、輪胎拆下來再裝到新車架上,又可以拿去騙補貼。賺錢就是這么容易,這些廠商早就把彎道超車忘得一干二凈了,彎道上都是錢,光撿錢都忙不過來,還哪有心思超車,所以在政策剛推行的那幾年,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毫無發(fā)展。事件被曝光后,高層領導震怒,經過研究決定引進“鯰魚”--特斯拉,特斯拉不僅讓國內企業(yè)長了見識,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壓力,再生產那些騙補的“老頭樂”就沒有活路了。與此同時,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優(yōu)點以及政府購車補貼政策的加持,新能源汽車逐漸被消費者們接受,需求量呈井噴趨勢,國內車企這才認識到了龐大的新能源市場,于是紛紛開始加大投入搞研發(fā)。就這樣,在競爭中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才逐漸發(fā)展了起來。
縱觀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(fā)展歷程,我們應該認識到,只有競爭才有進步,只有不斷發(fā)展才不會被取代。作為新時代的我們,面對快節(jié)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競爭壓力,躺平迎來的必定是淘汰,只有不斷努力、不斷提高、不斷武裝自己,才能讓我們更有競爭力,才能不會被這個時代所淹沒。
以上拙見,與各位共勉。